徂徕篇(为两浙中丞作)

使相夹枢省,曾坐文昌台。
中年仗旄钺,遂历三重阶。
赤手支半壁,颢气横九垓。
因之八宝幢,频向东南开。
早岁嬗骏誉,清论超王裴。
席帽脱门下,赐宴排江隈。
昂藏骋天衢,回若龙与騋。
集贤借仙职,册府需英才。
海山旧屏下,陡坐鳌背𠇗。
圣朝重治术,天牧驱黎斄。
暂寄赤棘遥,重使丹纛回。
虎绩著方岳,诘禁留戎陔。
有时秉刍挽,持节洱海隈。
比之韦若刘,转餫踰江淮。
旋令辟瓯越,下濑同风雷。
开疆逼扶桑,溟渤生黄埃。
论功方刑牲,宛与带砺偕。
何期移高牙,两浙俨具赅。
名都本烦剧,草木皆炱㶼。
幸藉一天沆,浃此万户孩。
丈夫砥勋伐,所贵居陮隗。
出握九牧组,入植三公櫰。
譬彼乘凤鸾,羽翮争□毸。
治进虞共夏,德并伊与虺。
老成推寿耇,其背尚未鲐。
不见千寻松,蚴螭生徂徕。
青黄并追琢,郁作梁欐材。
方其湛雨露,偃盖通雉䍙。
谁知廊庙间,千载同巍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功勋卓著的官员的仕途历程,展现了他从青年才俊到国家栋梁的成长轨迹。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溟渤生黄埃")用生动的比喻讲述主人公的职场晋升:他像坐火箭一样从中央机关(文昌台)升到地方大员(仗旄钺),在东南沿海建功立业。诗中把他比作腾云驾雾的龙马("昂藏骋天衢,回若龙与騋"),又形容他在海疆开疆拓土时掀起漫天黄沙("溟渤生黄埃"),这些画面感极强的描写让枯燥的仕途经历变得精彩纷呈。

第二部分("论功方刑牲"到"浃此万户孩")聚焦浙江任职时期。这里用对比手法:虽然杭州是繁华大都市("草木皆炱㶼"指城市烟火气很重),但在他治理下变得政通人和("浃此万户孩"像滋润万千百姓的甘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宛与带砺偕"这个典故,把主人公比作汉代开国功臣,暗示他的政绩足以名垂青史。

第三部分("丈夫砥勋伐"到结尾)升华主题,用松树比喻人生境界。徂徕山的千年古松("蚴螭生徂徕"指松枝如龙蛇盘曲)经历风雨终成栋梁,暗喻主人公从基层历练成为国家支柱。最后"廊庙间"与"千载同巍巍"的呼应,既赞美他的政治成就,又暗含"宰相必起于州部"的用人智慧。

全诗最妙的是把仕途奋斗写得气象万千:用"赤手支半壁"显担当,用"下濑同风雷"见魄力,用"羽翮争□毸"(羽毛丰满)喻成长。这些鲜活的比喻打破了人们对官场诗的刻板印象,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代精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壮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