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二首

吹毛剑首乾坤黑,臂堕山河掩日光。
趯起须弥头倒卓,方知两两不成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景象,用夸张的比喻表达深刻的哲理。

前两句"吹毛剑首乾坤黑,臂堕山河掩日光"是说:一把锋利到能吹毛断发的宝剑,剑尖一挥就能让天地变黑;巨人一挥手,整条胳膊落下来就能压垮山河、遮蔽阳光。这里用极度夸张的画面,表现事物超越常规的极限状态。

后两句"趯起须弥头倒卓,方知两两不成双"更奇妙:把佛教传说中的须弥山(宇宙中心的高山)像踢毽子一样踢得倒立起来,这时候才明白,世间看似成对的事物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对称。这是在说,当我们打破常规视角,就会发现很多习以为常的"对称"其实都是假象。

全诗的精髓在于:通过一系列打破物理常识的奇幻画面(宝剑遮天、巨臂压山、倒踢神山),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我们习惯用二元对立的眼光看世界(好/坏、大/小、高/低),但真正跳出现有认知框架时,会发现这些对立都是相对的。就像把山踢倒后,原本的"山顶山脚"概念就失去了意义。

这种写法把抽象哲理转化为震撼的视觉画面,让读者在感受奇幻场景的同时,自然领悟到"打破思维定式"的深意。诗中"两两不成双"的结论,对现代人处理人际关系、看待事物矛盾都有启发意义——很多看似对立的事物,本质上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释智深

释智深,号湛堂,武林(杭州之别称)人。住常州华藏寺,为南岳下十六世,护国此庵景元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