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讽刺了一种虚伪的孝道现象:
前两句说"有个事特别可笑"——现在的人把侍奉父母的小妾(妾在古代也指代侍奉父母的侧室)捧得像神灵一样。这里用夸张的比喻,说人们把原本普通的家庭角色神化了。
后两句点破原因:这些人根本没有发自内心的真诚孝心(至性),只是想靠表面功夫(比如让妾室大张旗鼓地伺候父母)来博取孝顺的名声。"乱多声"形象地描绘出他们故意制造热闹场面、虚张声势的样子。
全诗就像今天的"吐槽",揭露了某些人作秀式尽孝的行为:不重真情实感,只追求排场和名声。诗人用"堪笑"这个接地气的词,让讽刺既犀利又幽默,很容易引发读者共鸣。这种戳穿伪善的批判精神,在今天看依然很有现实意义。
林同
(?—1276)宋福州福清人,字子真,号空斋处士。林公遇子。深于诗。以世泽授官,弃不仕。元兵至福州,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招募义兵。元兵至城下,仝子遁,同啮指血书壁,誓守忠义,寻被执,不屈而死。有《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