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四画 桃花竹石鹤

朝游金谷莫东市,心忆平泉身海涯。
化鹤归来人不识,春风开尽碧桃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从繁华到归隐的心路历程,充满人生感慨和超脱意味。

前两句"朝游金谷莫东市,心忆平泉身海涯"形成鲜明对比:早上还在金谷园(西晋富豪石崇的豪华别墅)和东市(汉代长安繁华商业区)这些富贵场所游玩,心里却一直向往着平泉山庄(唐代李德裕的隐居之所)和海角天涯的隐逸生活。这里通过空间转换,展现了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的矛盾。

后两句"化鹤归来人不识,春风开尽碧桃花"用了一个典故:传说汉代辽东人丁令威学道成仙,千年后化鹤归乡。这里诗人以鹤自比,暗示自己经历沧桑巨变后回到故地,已经无人相识。只有年复一年盛开的桃花,依然在春风中绽放。最后这个画面特别动人——物是人非,唯有自然永恒不变。

全诗通过"富贵场所-隐居向往-化鹤归来-桃花依旧"四个画面的切换,表达了看透红尘、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历经繁华后的淡然,以及面对物是人非时的平静。就像我们现代人经历过热闹都市生活后,回到故乡发现一切都变了,唯有门前的桃花依然年年开放,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释善珍

释善珍(一一九四~一二七七《续补高僧传》作生绍兴甲寅,卒嘉定丁丑,误提前了一个甲子),字藏叟,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东)人,俗姓吕。年十三落发,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谒妙峰善公于灵隐,入室悟旨。历住里之光孝、承天,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雪峰等寺。后诏移四明之育王、临安之径山。端宗景炎二年五月示寂,年八十四。有《藏叟摘稿》二卷。事见《补续高僧传》卷一一、《续灯正统》卷一一。释善珍诗,以日本宽文十二年藤田六兵卫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