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

横遮野水石,前带荒村道。来往见愁人,清风柳阴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带点忧伤的乡村画面。

前两句写景:一座小桥横跨在野外的水石之上,桥前延伸着一条通往荒凉村庄的小路。"横遮"和"前带"两个动作,让画面活了起来,仿佛桥是自然生长在那里,与乡村环境融为一体。

后两句写人:桥上偶尔有满面愁容的行人经过,但桥边的柳树在清风中摇曳,树荫清凉宜人。这里形成鲜明对比——行人带着生活的愁苦,而自然风光却依然美好。

诗的精髓在于用简单的景物对比,道出人生的真实:世间总有烦忧,但大自然永远以它的宁静美好抚慰人心。桥作为纽带,既连接了村庄与外界,也连接了人的愁苦与自然的治愈力。

魅力所在: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一幅"有桥、有水、有愁人、有清风柳荫"的小画,让读者自己感受生活的苦涩与自然的温柔,含蓄却打动人心。

司空曙

司空曙(生卒年不详),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司空曙为今天的永年县)人,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司空曙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