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清明最是好时节,更是难逢湖上并。
今日无风复无雨,一年宜织又宜耕。
万花谷缋锦绣色,百鸟林翻韶頀声。
佳景与民堪共乐,底须蜡烛散春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明媚风光和农耕生活的美好,语言平实,充满生活气息。

首联"清明最是好时节,更是难逢湖上并"直接点明清明是全年最好的时节,尤其难得的是能在湖上泛舟赏景。诗人用"最是"和"难逢"两个词,表达了对这个时节的珍视。

颔联"今日无风复无雨,一年宜织又宜耕"写清明当天的好天气,既没有风也没有雨,正是一年中适合纺织和耕种的好时候。这里透露出农耕社会对天气的重视,好天气意味着好收成。

颈联"万花谷缋锦绣色,百鸟林翻韶頀声"用生动的比喻描绘清明美景:山谷里盛开的鲜花像锦绣般绚丽,树林中百鸟的鸣叫声此起彼伏。"锦绣色"和"韶頀声"这两个比喻既形象又贴切。

尾联"佳景与民堪共乐,底须蜡烛散春城"升华主题:这样美好的景色应该与百姓共享,何必还要点蜡烛来装点春城呢?诗人认为自然美景已经足够美好,不需要人为装饰,表达了对朴素自然之美的欣赏。

全诗语言通俗易懂,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农事、自然风光,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农耕生活的热爱。诗中"宜织宜耕"的描写特别能引起农耕时代读者的共鸣,而"万花""百鸟"的意象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春天的活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