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西湖(壬午)

不愧湖名。
繁华前事,在昔曾经。
老去重游,桥多放马,树少啼莺。
人情寂寞堪惊。
终不改、山情水情。
二十年来,船犹载妓,寺尚栖僧。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再次游览西湖时的心境与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和不变的情感。

理解诗词背景

《柳梢青 西湖》是南宋词人王沂孙的一首作品,创作于壬午年(1242年)。王沂孙是南宋词人,生活在南宋末年,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都有深刻的感慨。

逐句解析

1. 不愧湖名。繁华前事,在昔曾经。 - 西湖的名声确实名不虚传,以前这里非常繁华热闹。 - 这句话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过去繁华景象的怀念。

2. 老去重游,桥多放马,树少啼莺。 - 当我再次来到这里时,已是年老体衰,许多桥上留有放马的痕迹,而树似乎变少了,听得见的鸟鸣也少了。 - 这里用“放马”和“啼莺”象征过去繁华与生机,现在的西湖少了这些生动的场景。

3. 人情寂寞堪惊。终不改、山情水情。 - 现在的人情显得格外冷漠,让我感到意外和悲哀,但山水之间的情谊还是没有改变。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情淡薄的感慨,但自然界的美景和情感依然深深吸引着他。

4. 二十年来,船犹载妓,寺尚栖僧。 - 这二十年间,虽然变化很大,但船只依然载着歌妓,寺庙里还住着僧人。 - 这里通过具体的事物变化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尽管环境中有所改变,但一些古老的风俗和活动依旧保留着。

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风景的描绘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以及对自然美景始终不变的欣慰。诗中既有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变迁的无奈,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