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轻松幽默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之美胜过人工雕琢的哲理。
前两句说天竺(杭州)的猿猴叫声并不稀奇,连造物主(化工)反复雕琢山水也该累了——这里用拟人手法暗示自然景观本就不需要过多修饰。后两句突然转折:满山天然的玉石晶莹剔透(玲珑玉),反而嘲笑那些私家园林用假山假石来装点门面。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呼猿"这个动态画面带出自然野趣
2. "化工疲"的拟人让大自然有了人情味
3. 把真山比作"玲珑玉",比人工假山更珍贵
4. 最后"却笑"二字让山水有了傲娇的性格,仿佛在嘲笑人类的做作
本质上是在说:最打动人心的美往往来自天然去雕饰的风景,人工仿造的景观再精致,也比不上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这种返璞归真的审美观,在今天追求"原生态"的旅行风尚中依然能引起共鸣。
谢奕修
谢奕修,字养浩,天台(今属浙江)人。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知湖州(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五)。淳祐间知永州、温州(清乾隆《温州府志》卷一七)。宝祐四年(一二五六)知婺州(《金华游录》)。五年,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开庆元年(一二五九)奉祠(《宝庆会稽续志》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