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明节观群臣上寿觞诗

甲观正储祥,群臣献寿觞。
捧登金殿稳,深照赭袍光。
环佩和仙乐,衣冠惹御香。
玄天共悠久,碧海比灵长。
葵藿心无异,鸳鸿翅有行。
何当随近侍,同此祝无疆。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述节日庆典情景的诗,主要描绘了群臣向皇帝祝寿的盛大场面。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1. 诗的开始,“甲观正储祥”,可以理解为庆典的场合非常吉祥,充满了喜庆的气氛。“甲观”可能指的是某种高大的建筑或者庆典的场所。

2. “群臣献寿觞”,这句话直接说明了这是一场群臣向皇帝祝寿的场合,他们献上寿酒,表达对皇帝的祝福。

3. “捧登金殿稳,深照赭袍光”,描述了皇帝在金色的殿堂里接受祝寿,阳光或者灯光照射在皇帝穿着的赭色袍子上,形成一道亮丽的光。

4. “环佩和仙乐,衣冠惹御香”,描绘了庆典的热闹和华丽场面。环佩的声音和仙乐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庄重而欢快的氛围。而衣冠上的香气则让人感受到皇家的尊贵气息。

5. “玄天共悠久,碧海比灵长”,用玄天和碧海作为比喻,表达皇家的威严和长寿,如同天地一样永恒,如同大海一样深广。

6. “葵藿心无异,鸳鸿翅有行”,这里用了两个比喻。葵藿心无异,表示对皇帝的忠诚无二;鸳鸿翅有行,表示群臣的礼仪有序,行动一致。

7. 最后两句,“何当随近侍,同此祝无疆”,表达了诗人自己也想成为皇帝的近臣,能够参加这样的庆典,和大家一起祝愿皇帝万寿无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群臣祝寿的盛大场面,展现了皇家庆典的华丽和庄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忠诚和对皇帝的祝福。语言华丽,比喻生动,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