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成趣园诗

举世醉浮荥,幽事谁肯寻。
譬如攫金人,入市惟见金。
先生厌尘杂,静念到园林。
数往境自熟,有得乐更深。
春兰汎光风,夏木贮清阴。
露菊浥佳色,霜松知本心。
渊明尝乐此,意合无古今。
当其领会处,岂止忘华簪。
先生比渊明,但欠酒与琴。
饭蔬有真味,风籁有清音。
出处纵小异,要之俱陆沉。
我亦志丘壑,聊拟斜川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厌倦世俗喧嚣、向往自然宁静的隐士形象,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批判世俗(前4句): 用"所有人都在追名逐利"开篇,比喻世人就像故事里抢金子的人,眼里只有利益。这种直白的批判为后文隐居生活做了铺垫。

2. 隐居之乐(中间12句): 详细描写园林生活的四季美景:春天的兰花、夏天的树荫、秋天的菊花、冬天的青松。通过陶渊明的典故,说明这种亲近自然的快乐古今相通。特别点出"虽然没有酒和琴",但粗茶淡饭中有真味,风声就是天然音乐。

3. 表达共鸣(最后4句): 诗人表示虽然自己和隐士具体选择不同,但都向往田园生活,并想效仿陶渊明写《斜川吟》那样创作诗歌。

诗歌亮点: - 用抢金子的典故讽刺功利社会,形象生动 - 四季景物描写简练优美,充满画面感 - 通过对比突出隐居生活的纯粹快乐 - 结尾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引发读者共鸣

核心思想: 在浮躁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从简单自然的事物中发现生活真谛,这种智慧跨越古今。诗人通过赞美隐士生活,委婉表达了对现实社会功利风气的不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