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山林的宁静美景,以及诗人在自然中获得的感悟。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开头两句“秋风扫枯萚,空林自生响”描绘了秋风扫过落叶,空寂的山林发出自然声响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宁静的氛围。接着“况有流泉清,顿令心目爽”写清澈的泉水更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突出了山林的清新宜人。
“崇岩云气出,古今一俯仰”展现了高耸的岩石间升腾的云气,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永恒与自然的壮美。诗人“凭虚发长谣”,对着虚空放声歌唱,看着“凉月渐东上”,月亮慢慢升起,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
后六句转入抒情。“昔人歌啸地”指前人曾经在此吟咏歌唱的地方,如今“烟草资欢赏”,茂盛的草木依然可供人欣赏。诗人因此感慨时光流逝、世事变迁,“沧桑信非罔”说明这种变化是真实存在的。最后“避世复何心,愿言息劳攘”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纷扰、在此安享宁静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美景的赞叹,也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更有对闲适生活的追求,情感丰富而真挚。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感悟巧妙结合,情景交融,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