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樵隐歌为陈徵士致广作

金镛坠簴知何日,化作圆峰翠堪挹。就中闻有束薪人,绝似飘飘晋王质。

行歌伐木窥云泉,遇着围棋世外仙。倚树傍观未终局,斧柯腰下烂多年。

划然更作苏门啸,奇响铿轰生众窍。恍疑霜夜泊枫桥,百八鲸音震岩峤。

不识人间利与名,优游胜处乐馀生。烟霞放浪忘情久,笑杀骄妻会稽守。

现代解析

这首《钟山樵隐歌》用生动的画面和典故,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超脱世俗的樵夫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开头四句用神话般的笔法,说钟山(南京紫金山)是古代铜钟坠落所化,山里住着一位砍柴人,像传说中的晋代樵夫王质一样逍遥自在。王质的故事是说他在山中看仙人下棋,一局未终,斧头柄都烂了,说明山中岁月悠长。

中间部分写这位樵夫的生活:他唱着歌砍柴,偶遇仙人下棋;突然又像魏晋名士孙登一样长啸(苏门啸),声音在山谷回荡,像寒山寺夜半钟声震撼山峦。这里用声音的描写,突出隐士与自然共鸣的豪迈气概。

最后四句点明主旨:这位樵夫不懂也不在乎名利,在山水间自由快乐。他长期放浪形骸,连妻子(用东汉严子陵拒绝做官的典故,他妻子笑他"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的世俗嘲笑都不放心上。通过对比,讽刺了追逐名利的社会风气。

全诗用神话、典故和声音描写,塑造了一个与自然融为一体、超越时空的隐士形象。核心魅力在于用浪漫手法,把普通人砍柴的生活写出仙气,传递出"简单生活最自由"的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