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会馨桂山
桂山吾友于,壮岁即相亲。
跌宕去鞿絷,出语必惊人。
倏尔罹世难,东西各全身。
十年不相逢,有若参与辰。
偶乘霅舟来,见翁西涧滨。
相对恍如梦,彼此白发新。
抵掌话畴昔,故情一何真。
遗我白雪章,字字无埃尘。
长歌山水中,铿鈜惊鬼神。
胡为又当别,缱绻难具陈。
风前一回首,寒波渺无津。
他时定相思,题诗附双鳞。
跌宕去鞿絷,出语必惊人。
倏尔罹世难,东西各全身。
十年不相逢,有若参与辰。
偶乘霅舟来,见翁西涧滨。
相对恍如梦,彼此白发新。
抵掌话畴昔,故情一何真。
遗我白雪章,字字无埃尘。
长歌山水中,铿鈜惊鬼神。
胡为又当别,缱绻难具陈。
风前一回首,寒波渺无津。
他时定相思,题诗附双鳞。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两位老友久别重逢又即将分离的动人故事,语言质朴却充满深情。
前半部分像在唠家常:诗人说桂山这个朋友啊,年轻时我们就特别投缘。他性格豪爽不羁,说话总让人眼前一亮。后来遭遇战乱,两人被迫各奔东西,像天上的参星和辰星一样十年不见。偶然在溪边重逢时,两人都已白发苍苍,相对恍如做梦。
中间部分最打动人:他们激动地拍着手回忆往事,老友送的诗像白雪般纯净。两人在山水中放声长歌,歌声震得鬼神都吃惊。这里用"白雪""铿鈜"这些比喻,把重逢的喜悦写得特别有感染力。
最后离别时最揪心:诗人说怎么刚见面又要分开啊,千言万语都说不尽。回头望着茫茫江水,以后想念时只能托鱼雁传诗了。"寒波渺无津"这个画面,把依依不舍的心情写得特别形象。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用"参辰"比喻分离,用"抵掌"刻画重逢,都很鲜活;二是把十年沧桑藏在"白发新"这个细节里;三是结尾的江水意象,让离愁有了画面感。就像我们现代人拍重逢视频,最动人的往往是相拥时颤抖的白发,和车站离别时模糊的泪眼。
释文珦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