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竹亭的清幽景致,以及竹子所象征的高洁品格。
首联“斩伐来渭水,结搆比黄冈”交代了竹亭的来历——竹子是从渭水边砍伐而来,亭子的结构仿照黄冈的样式建造。渭水和黄冈都是与竹子相关的地方,暗示竹亭的雅致。
颔联“雨气森遥席,藓色翳空梁”写竹亭的环境:雨后的湿气让亭子显得更加幽深,青苔爬满空荡的梁木,增添了几分古朴自然的韵味。
颈联“焚香碧云合,扫尘苍雪香”进一步渲染氛围:焚香的烟气与碧绿的竹影交融,清扫亭子时,仿佛连竹叶上的露水(苍雪)都散发着清香。这两句通过嗅觉和视觉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竹亭的清净脱俗。
尾联“虚心绝外有,抱节此中藏”是点睛之笔,由景入情:竹子空心(虚心)象征着谦逊,竹节(抱节)则代表坚守气节。诗人借竹亭表达了自己远离世俗、坚守高尚品格的精神追求。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描绘竹亭的幽静环境,赞美了竹子虚心、有节的特质,并以此寄托诗人淡泊名利、坚守本心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