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发潭州阻风

江风三日且不息,愁倚江阁衣裳单。
日暮鱼龙争出没,云垂水石生空寒。
欲去尚恋贾傅井,到家还近毛女坛。
若问湖南好风景,栖岩红树九秋看。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

这首诗名为《将发潭州阻风》,主要描述了诗人即将前往潭州,却因风起浪涌而受阻的情景。诗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和景色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和外界环境的生动。

首先,诗的前两句“江风三日且不息,愁倚江阁衣裳单。”描述了连续三天的风起,使得旅途受到了阻碍。诗人因等待而心生愁绪,孤独地倚靠在江边的阁楼上,身上的衣裳也显得单薄。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于旅途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以及面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孤独感。

接着,“日暮鱼龙争出没,云垂水石生空寒。”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眼前的景色。夕阳西下,暮色降临,江中的鱼儿和龙在风浪中出没。同时,低垂的云层在水边映出寒冷的影子。这里的景色既表现了自然的壮美,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寒冷的感觉,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

然后,“欲去尚恋贾傅井,到家还近毛女坛。”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期待。一方面,诗人渴望离去,但仍然留恋此地,尤其是对于贾傅井的依恋。另一方面,诗人渴望回到家,离毛女坛越来越近。这里表现出诗人对于目的地的期待和对途中景点的留恋。

最后,“若问湖南好风景,栖岩红树九秋看。”这两句是诗人的寄语。如果有人询问湖南的好风景,诗人推荐在九秋时节看栖岩红树。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湖南美景的赞美,也表达了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色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旅途阻碍的无奈、孤独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诗中融入了对途中景点的留恋和对未来旅程的期待。这种深情和细腻的描绘使得这首诗充满了魅力和感染力。

吴雯

(1644—1704)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