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渡罗阳水历诸峰①
夙龄慕名山,心常恋仙阙。
及此释尘鞅,清秋驾言发。
沿溪行必尽,陟岭力务竭。
飞泉既汹涌,连峰复嵂崒。
槎枒石门邃,欹侧苔径滑。
花明逢洞口,木落见山骨。
谷静猿啸悲,云深飞鸟没。
优哉山水都,信矣仙灵窟。
餐彼岭上霞,弄此松下月。
灵襟日潇洒,坐见生绿发。
寄谢赏心人,毋令蕙草歇。
及此释尘鞅,清秋驾言发。
沿溪行必尽,陟岭力务竭。
飞泉既汹涌,连峰复嵂崒。
槎枒石门邃,欹侧苔径滑。
花明逢洞口,木落见山骨。
谷静猿啸悲,云深飞鸟没。
优哉山水都,信矣仙灵窟。
餐彼岭上霞,弄此松下月。
灵襟日潇洒,坐见生绿发。
寄谢赏心人,毋令蕙草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深山、亲近自然的旅程,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山水之美的赞叹。
开头四句写诗人从小向往名山仙境,终于在清秋时节放下世俗烦恼,启程寻访。这里"释尘鞅"就是摆脱生活琐事的意思,展现了他追求自由的心境。
中间八句生动描写了登山途中的景象:沿着溪流走到尽头,用尽全力攀登山岭。瀑布奔涌,山峰连绵险峻。石门幽深,长满青苔的小路湿滑难行。鲜花点缀着山洞入口,落叶后露出山石的本色。山谷幽静,猿猴的叫声显得悲凉;云雾深处,飞鸟的身影若隐若现。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林的壮美与神秘。
接下来四句是诗人的感叹:这真是山水胜地,确实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啊!他在山顶享用朝霞,在松树下赏玩明月,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最后四句写诗人的感悟: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日渐洒脱,连头发都仿佛要返老还童变绿了。他寄语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要辜负这美好时光,让香草都凋谢了。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真挚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诗中"飞泉"、"连峰"、"猿啸"等意象生动传神,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也体会到诗人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