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和印心石屋之作

昆山产宝玉,蕴藉金堂姿。光气那自掩,切琢当及时。

不必待卞和,愚夫亦知奇。怀抱已倾倒,词翰何淋漓。

虚往实而归,愿言长追随。无限尊中酒,旋愁别后思。

但垂金玉音,鸿雁归未迟。

现代解析

这首《寄和印心石屋之作》是一首表达情感、寄托希望的诗歌。下面,我将用通俗的语言为你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诗歌以“昆山产宝玉,蕴藉金堂姿”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作者的才华如同昆山上的宝玉,深藏不露,但却拥有内在的美和价值。这样的表达富有象征意义,引人入胜。

接着,“光气那自掩,切琢当及时”一句,表达了作者认为自己的才华总有一天会展现出来,就像玉石的光泽无法掩盖一样,而且应该抓紧时间努力提升自己。

“不必待卞和,愚夫亦知奇”一句,用卞和的故事表明,作者不需要等待别人的发现和赏识,他自认为自己的才华并非隐世之宝,普通人也能看出其非凡之处。这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的信心和期待。

“怀抱已倾倒,词翰何淋漓”描绘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投入。他的情感如同倾注的洪水,文字表达如泉水般流畅。

“虚往实而归,愿言长追随”表达了作者对未来有所期待和追求。他愿意付出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目标。同时,他也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前行。

“无限尊中酒,旋愁别后思”一句,透露出作者在人际交往中的情感纠葛。他享受与朋友欢聚的时光,却也担忧离别后的思念。

最后,“但垂金玉音,鸿雁归未迟”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嘱托和祝福。他希望朋友能珍视他们的友谊,尽管暂时分别,但未来仍有相聚的可能。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才华的自信、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感受到作者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