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醉

力防沈湎祸,聊以养天韬。
静境得春悦,幽情含古骚。
笛催青雁起,目极碧云高。
颇爱风过柳,微知露湿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微醺时的闲适心境,通过自然景物传递出淡雅的生活情趣。

前两句点明饮酒的节制态度——虽然喝酒但懂得适可而止,把饮酒当作修养心性的方式。就像现代人下班小酌放松,但不会酗酒误事。

中间四句用春日景象构建出一个宁静美好的画面:在安静环境中感受春天的愉悦,怀抱着古人般的高雅情致。听着笛声看大雁飞起,望着高远的云彩,这些景物描写就像用手机拍下的治愈系短视频,让人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

最后两句特别生动:诗人偏爱风吹柳枝的轻柔触感,能敏锐察觉露水打湿衣袍的细微凉意。这种对细微感受的捕捉,就像我们雨天闻到泥土芬芳时会不自觉地深呼吸,展现了对生活细腻的感知力。

全诗把"微醉"的朦胧感转化为对自然的敏锐感知,没有醉酒癫狂,只有清风拂面般的舒适。它告诉我们:生活的美好不在于放纵,而在于用清醒的心品味每一个温柔细节。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