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雨后的宁静乡村景象,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漂泊中的孤独与乡愁。
开头"萧条微雨绝"用简单的五个字就勾勒出小雨刚停的寂寥氛围,像一幅水墨画的留白。接着"荒岸抱清源"把河岸拟人化,仿佛它正温柔地环抱着清澈的水源,让静止的画面突然有了生命力。
中间四句是整首诗最精彩的部分:小船驶入时,两岸青山仿佛要挤进船舱;稻田(或村道)与分流的水系相互交错。这里通过"侵""接"两个动词,把山水和人类活动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而后用树影里的秋声、蒲草根部的月光,把看不见的风声和波光粼粼的水影都写活了,就像用文字拍下了一个有声有色的夜景短视频。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感叹自己漂泊在外难以安定,这样的夜晚注定又要梦回故乡。这里的"关梦魂"特别巧妙,把做梦说成是灵魂出窍回乡,既新鲜又贴切。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搭建的微缩景观:前六句精心布置山水、村庄、月光等"实景",最后两句突然拉远镜头,露出一个站在景外惆怅的游子,让所有静谧的景物都染上了思念的愁绪。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