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山景与小亭相映成趣的生动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情趣。
前两句"夏山宜画复宜诗,乔翠低红万状披"是说夏天的山色太美了,既适合入画又适合写诗。高处的绿树(乔翠)和低处的红花(低红)层层叠叠,展现出万千姿态。这里用"宜画宜诗"点出景色的艺术价值,用"万状披"形容植物生机勃勃的样子。
后两句"真与小亭增趣矣,寻思知趣者为谁"最有意思:这么美的景色确实给小亭增添了趣味(增趣),但诗人突然笔锋一转,思考到底是谁真正懂得这份趣味(知趣者)呢?这个反问很巧妙,既暗示自己就是那个知趣之人,又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乔翠低红"这样形象的色彩对比,让画面立体生动 2. 最后一句的突然转折,从写景跳到思考,显得别致有趣 3. "趣"字重复使用却不显重复,反而形成诗意回环 4. 通过小亭这个观察点,把大景观和小细节完美结合
就像我们拍照片时找到一个绝佳取景框,既拍到了整个美景,又通过这个取景框引发更深层的思考: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真正欣赏这样的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