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赠二首 其二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清晨高楼上的离愁别绪,用简单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传递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前两句"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勾勒出一个清晨的场景:太阳从东南方升起,阳光洒在高楼上,楼上的女子正在唱着《石州》这首离别之曲。这里用"离人"点明了女子的身份——一个与爱人分离的人。

后两句"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特别生动。女子每天精心描画眉毛(古人用"扫眉黛"来形容画眉),就像春天的远山一样美丽。但诗人巧妙地问:这样美丽的眉毛,能承载多少忧愁呢?用"春山"比喻眉毛,既写出了女子的美丽,又暗示着她的忧愁像山一样沉重。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日常的梳妆场景来表现深刻的离愁
2. 把看得见的眉毛和看不见的愁绪联系起来
3. 通过反问句强化情感,让读者感受到女子心中无法计量的愁苦

诗人没有直接说"她多伤心",而是通过清晨梳妆这个生活细节,让我们感受到女子日复一日的思念和无法排解的忧愁,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让情感显得更加真实动人。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