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称乌反哺盖闻而未睹焉一日晨起见其类聚飞鸣乃其然也感叹有作
东方日初出,草树何青青。乌雏哺其母,散乱林郊坰。
其母得所饲,哑哑振双翎。其雏远衔饵,翅短来去轻。
绸缪报深恩,眷顾存至情。我行忽见之,感叹涕泗零。
有亲不能养,在世徒营营。羽族尚能尔,况我万物灵。
低头拜乌雏,愧汝曾参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感人的场景:清晨太阳初升时,诗人看到小乌鸦在树林边喂养老乌鸦。老乌鸦得到食物后开心地拍打翅膀,小乌鸦虽然翅膀短小却勤快地来回衔食。这个画面触动了诗人,让他联想到人类更应懂得报恩。
全诗分为三个层次:
1. 生动画面(前八句):用"青青""散乱""哑哑"等通俗词语,像放电影一样展现乌鸦反哺的温馨场景。特别是"翅短来去轻"这个细节,让人看到小乌鸦努力报恩的样子。
2. 情感触动(中间四句):诗人用"感叹涕泗零"这样直白的表达,说自己看到后感动得流泪。这里没有用复杂比喻,就是直接说被乌鸦的报恩行为打动了。
3. 人生反思(后六句):诗人用对比手法,先说有些人活着却不懂赡养父母,再赞叹鸟类尚知报恩,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更应懂得孝顺。最后用"低头拜乌雏"这个动作,诚恳地表达自责之情。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选材特别:用常见的乌鸦反哺现象,揭示深刻的孝道主题
- 描写生动:像用手机拍短视频一样记录自然场景
- 情感真挚:不装深沉,直接说"我哭了""我很惭愧"
- 引发共鸣:让每个读者都会联想到自己的父母
诗人没有说教,只是如实记录所见所感,却比任何大道理都更有说服力。这种"用生活小事讲人生大道理"的写法,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