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人问忠恕而已矣

南人偏识荔支奇,滋味难言只自知。
刚被北人来借问,香甜两字且酬伊。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吃荔枝的体验来比喻"忠恕"的道理,非常接地气。

前两句说南方人最懂荔枝的好,但那种美妙滋味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只有亲口尝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这就像"忠恕"这种做人道理,光听别人说是理解不透的,必须亲身实践才能领悟。

后两句更有意思:当北方人好奇询问荔枝味道时,南方人就用"又甜又香"简单回答。这告诉我们,深奥的道理(忠恕)其实可以用最直白的方式("香甜")传递给他人,不需要故弄玄虚。

全诗妙在:
1. 用生活小事讲大道理,荔枝的"难以言传"对应着为人处世的深刻体验
2. "香甜"这个简单回答,暗示真理往往就藏在最朴素的表达中
3. 南方人北方人的互动,体现了不同认知背景下交流的智慧

就像请没吃过荔枝的人想象荔枝味道很难,但说"像特别甜的葡萄"对方就懂了。诗人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就该这样用家常话来说明白。

林光朝

(1114—1178)宋兴化军莆田人,字谦之,号艾轩。孝宗隆兴元年进士。通《六经》,从学者众,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行东南者,自光朝始。累官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出为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曾率郡兵击败入境之茶民军。召为国子祭酒,除中书舍人。后出知婺州,引疾提举兴国宫。卒谥文节。有《艾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