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塔

三百有馀年,潮头不敢颠。
孤尖标白浪,层级上青天。
铃隔山僧呗,灯通海客舡。
老来登眺眼,不道步难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六和塔的雄伟壮观和登塔时的感受,语言平实却充满力量感。

前两句用数字"三百"强调塔的历史悠久,说连钱塘江大潮都不敢冲垮它,用拟人手法突出塔的坚固。三四句像电影镜头:先给塔尖一个特写,它孤傲地刺破白浪;再拉远看整座塔,层层台阶仿佛直通蓝天,画面感极强。

五六句写声音和灯光:塔铃的声音与山中和尚的诵经声交织,塔上的灯火为夜航船只指引方向,说明这不仅是景观,更是实用的航标。最后两句特别真实——老人登塔时眼睛还能远眺,但腿脚已不灵便,这种身体与精神的矛盾让人会心一笑。

全诗妙在把静止的古塔写活了:它对抗着汹涌的江潮,连接着天地,沟通着僧俗,见证着衰老,就像一位历经沧桑却依然挺拔的守护者。

朱继芳

建宁建安人,字季实,号静佳。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工诗,时人多所称引。有《静佳乙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