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黯

中朝谠论久无闻,一语犹能感圣君。
可惜经生汉丞相,不如奴子卫将军。
昆仑使自穷青海,封禅书传起白云。
下诏轮台嗟又晚,眼前刀笔总深文。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讽刺了汉代朝廷的用人不当和决策失误。

前两句写汲黯敢于直言进谏,虽然忠言稀少,但他的一句话仍能打动皇帝。这里突出汲黯的正直和影响力。

三四句用对比手法,批评当时的丞相(可能暗指公孙弘)只会死读经书,空谈理论,反而不如卫青这样的武将(虽是奴仆出身)能办实事。这里讽刺文官无能,武将反而更受重用。

五六句写朝廷好大喜功,比如派人出使遥远的昆仑、青海,又热衷封禅(古代帝王祭天仪式),追求虚名。这些劳民伤财的举动只是为了制造祥瑞假象。

最后两句感叹汉武帝晚年才下轮台诏(承认政策失误),但为时已晚。而当时的文官(刀笔吏)只会用严苛法律治民,加深了社会矛盾。

全诗借古讽今,通过汉代历史批评朝廷用人不当、政策浮夸,最终导致国家衰败。语言直白有力,对比鲜明,让读者清晰感受到作者的批判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