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师父去楚地游历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历史典故和眼前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追忆。
首联写师父乘船千里来到楚地,看到昔日的繁华如今已经衰败。这里用"凋残"二字,生动表现了楚地由盛转衰的景象。
颔联写楚地地理位置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扼东南险"说明这里易守难攻,"军屯大小山"则让人联想到历史上在此驻军的场景。
颈联用两个历史典故:刘表曾是荆州牧,他的城池虽然荒废,但王气犹存;周瑜的军营遗址上,战云似乎还在悠闲飘荡。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遗迹,引发对往事的追忆。
尾联提到诸葛亮(隆中)和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诗人感叹如今再也没有像刘备那样求贤若渴的明主,而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也只能空等,直到鬓发斑白。这里暗含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明君的期盼。
全诗通过楚地的今昔对比和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辈出年代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政治环境的失望。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师父远行的关切,又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