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修行者与友人相聚又别离的场景,充满宁静与淡淡的惆怅。
开头两句写山居生活的清寂:腊月(农历十二月)深山里的屋子安静冷清,诗人每天披着僧衣听着诵经声。这里"披衲"暗示他过着类似僧人的生活,但下一句"惟带发"又说明他并未完全剃度出家,是个带发修行的居士。
中间四句写友人到访:唐太史(官职名)来访,两人同榻而眠、心意相通。诗人解释自己隐居是因为体弱多病,而随缘安住的山林竟成了归宿。"幻迹"二字透露出对人生如梦幻的感悟。
最后两句转入离别:当明月照着庭院残雪时,友人却要独自乘船离去。这个画面既美又伤,雪中离别更添寒意,"那堪"二字道尽不舍之情。全诗在清冷的山景中,交织着修行者的淡泊与人间友情的温暖,意境空灵而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