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吴中承天寺

因过城北寺,似与世相违。
疏雨生秋思,微云漏月辉。
鹤惊林外磬,萤点竹间衣。
悦悟谈玄旨,萧条共掩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在承天寺留宿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感官体验展现了与尘世隔绝的禅意之美。

前两句交代背景:诗人偶然造访城北的寺庙,顿时感觉远离了世俗的喧嚣。这里用"似与世相违"的比喻,生动传达了寺庙与红尘的反差。

中间四句用电影镜头般的细节展开夜寺图景:稀疏的秋雨催生愁思,云缝中漏下的月光像被筛过般柔和。鹤群被诵经声惊动飞起,萤火虫在竹影间穿梭,仿佛在僧衣上点缀光点。这些意象既有视觉(微云漏月、萤火),又有听觉(鹤惊磬声),还有触觉(疏雨凉意),共同营造出空灵幽静的意境。

最后两句点出心境:在与僧人探讨佛法真谛后,诗人领悟到某种禅机,最终在萧条寂静中与僧人一同关上寺门。这个结尾留白巧妙,"共掩扉"的动作既实写夜宿,又暗喻摒弃俗世杂念。

全诗妙在不用一句直接抒情,仅通过"疏雨"、"微云"、"惊鹤"、"流萤"这些看似平常的景物排列,就自然流露出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特别是"漏"字形容月光穿透云层,"点"字描写萤火明灭,都是精炼传神的诗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