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泛泖因读先师莫中江之什忽又十五年感旧怀贤再赋呈唐明府君公 其一

秋风牛渚不堪过,回首游踪感怆多。
名手自传裙练在,壮心其柰佩刀何。
广陵无复闻流水,华表空知怨逝波。
稍解当年招隐意,湖天渺渺一渔蓑。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秋日泛舟湖上,回忆起十五年前与已故恩师同游的往事,感慨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心情。

首联"秋风牛渚不堪过,回首游踪感怆多":秋风吹过牛渚矶(地名),让人不忍经过,因为回首往事,太多感伤。就像我们重游某个充满回忆的地方,会触景生情。

颔联"名手自传裙练在,壮心其柰佩刀何":恩师留下的诗文还在(裙练指代文章),但自己当年的雄心壮志(佩刀象征抱负)却难以实现。就像保存着老照片,但照片里的梦想已遥不可及。

颈联"广陵无复闻流水,华表空知怨逝波":广陵绝响的典故比喻恩师已逝,华表(古代宫殿前的石柱)只能见证时光流逝。就像再也听不到故人的琴声,只能看着老物件感叹岁月无情。

尾联"稍解当年招隐意,湖天渺渺一渔蓑":现在才稍微明白当年恩师归隐的心意,看着浩渺湖天,只想做个披蓑衣的渔翁。表达出看淡名利、向往隐居的心境。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用秋风、逝水、渔翁等意象,将怀念师长、感慨时光、向往归隐的复杂情感娓娓道来。就像我们翻看旧日记时,既怀念过去,又对人生有新的领悟。诗中既有对恩师的深切追念,也有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思考,情感真挚而富有哲理。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