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 其一 (壬子(中华民国元年、一九一二))

萧萧风紧过西楼,落叶纷飞又一秋!
岚影分明山露骨,树阴乾净月当头。
夜阑独惜群乌冷,春至还看众绿稠。
惟有梅花枯似铁,搓㧎瘦影满窗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萧瑟的夜景,通过自然景象的刻画,传递出诗人孤寂坚韧的内心世界。

前两句用"风紧""落叶"直接点明深秋时节,西楼的风声和纷飞的落叶构成动态画面,一个"又"字暗示时光流逝的无奈。接着镜头转向远山和近树:雾气散去后山峦轮廓分明如裸露的骨骼,树叶落尽后月光毫无遮挡地洒下来——这两句用"露骨""干净"这样直白的比喻,让夜景显得格外清冷透彻。

五六句形成巧妙对比:深夜独处时怜惜寒鸦无依,但转念想到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这种冷暖交替的想象,反映出诗人对生命循环的思考。最后聚焦窗前的梅枝,用"枯似铁""搓㧎瘦影"这样充满力度的描写,将干枯的梅枝比作铁铸般坚硬,其影子投在窗上如同被揉捏过的剪纸图案。梅花在寒冬的倔强姿态,恰恰成为诗人在动荡时局中坚守气节的象征。

全诗就像一组蒙太奇镜头,从秋风落叶推到远山近树,最后定格在窗棂上的梅影。表面写景,实则通过"山露骨""树干净""梅似铁"这些充满人格化的意象,暗喻在时代变革中知识分子嶙峋傲骨的精神风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