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吹台八韵
京国探遗迹,丰碑谓已摧。
何期得古最,果足畅今来。
胜日停銮跸,凌晨陟吹台。
传踪思颉旷,作赋羡邹枚(是地亦为梁王兔园)。
风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
寻廊揽郊郭,俯楯极崔嵬。
杜子真豪矣,梁王安在哉。
无须命长笛,为恐豫云开(是日薄阴颇因望雨故云)。
何期得古最,果足畅今来。
胜日停銮跸,凌晨陟吹台。
传踪思颉旷,作赋羡邹枚(是地亦为梁王兔园)。
风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
寻廊揽郊郭,俯楯极崔嵬。
杜子真豪矣,梁王安在哉。
无须命长笛,为恐豫云开(是日薄阴颇因望雨故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临吹台遗址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古今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开篇写作者在京城寻访古迹,本以为古老的丰碑早已损毁,却意外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这让今天的游览变得格外有意义。这里用"古最"和"今来"形成巧妙对比,突出了历史与现实的交汇。
中间部分生动描绘了登台时的场景:在美好的清晨,作者登上吹台,想起古代音乐家师旷和辞赋家邹阳、枚乘等人曾在此活动。秋景的描写尤为传神——梧桐叶随风飘落,白菊上凝结着霜花,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深秋的萧瑟氛围。
最后转入抒情,作者凭栏远眺,看到郊野城郭和巍峨山峦,不禁联想到杜甫豪迈的诗篇和梁孝王曾经的繁华。结尾处笔锋一转,说不需要吹奏长笛,因为怕惊散了天上酝酿雨水的云层,这个细节既表现了作者对降雨的期盼,又给全诗增添了一丝幽默感。
全诗通过现实景物与历史典故的交织,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的追忆和对当下的珍惜,语言清新自然,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情怀和细腻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