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欧阳地师卷

正月江南花满溪,舟随花去路非迷。片帆正迓东风晚,半榻留还海月低。

千里稀逢惭我病,百年胜概赖君提。归乡三益如相问,细雨岩扉不上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早春的美丽画卷,同时融入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归乡的感慨。

开头两句"正月江南花满溪,舟随花去路非迷"像电影镜头一样展开:初春的江南,溪边开满鲜花,诗人乘着小船顺流而下,沿途繁花指引方向,根本不用担心迷路。这里用"花满溪"的视觉画面和"舟随花去"的动态感,传递出轻松愉悦的春日氛围。

三四句"片帆正迓东风晚,半榻留还海月低"继续写旅途:傍晚时分,船帆迎着东风前行,夜里在船上休息时,低垂的海月仿佛触手可及。这两句通过"晚风"和"海月"的意象,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意境,也暗示旅途的漫长。

五六句"千里稀逢惭我病,百年胜概赖君提"转入抒情:诗人惭愧自己体弱多病,难得与友人相聚,但庆幸有对方相伴,才能共同领略这百年难遇的美景。这里"百年胜概"既指眼前美景,也暗喻人生难得的知交情谊。

结尾两句"归乡三益如相问,细雨岩扉不上泥"最有意趣:诗人想象回乡后若有人问起旅途,他会说细雨中的山门小径(岩扉)连泥土都不沾鞋。这个细节描写既展现了江南春雨的温柔,又用"不上泥"这个生活化的小观察,巧妙传达出归途的轻松惬意。

全诗就像一封写给友人的春日游记,既有"花满溪"的热闹、"海月低"的静谧,又有"惭我病"的真挚、"不上泥"的俏皮。诗人用寻常景物和细腻感受,把一次普通的春游写得充满诗意,更通过旅途细节传递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