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城,宿张氏庄,早起,进退格

梦觉月如昼,误惊天欲明。
起吹松叶烬,自点臼花灯。
山轿已十里,谯门才四更。
脚根岂无火,须上也成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凌晨赶路的独特体验,充满生活气息和幽默感。

开头写半夜被月光惊醒,误以为天亮了("梦觉月如昼,误惊天欲明"),这个误会很真实,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接着写他摸黑起床的细节:先吹燃松叶灰烬来取火("起吹松叶烬"),再用石臼里的积水当灯油点灯("自点臼花灯"),这些野外生存小技巧写得特别生动。

赶路部分更有意思:明明已经走了十里山路("山轿已十里"),结果到城楼才发现才四更天("谯门才四更")。这里藏着现代人都懂的"赶早却太早"的尴尬。最后两句最妙:脚底板走得发烫("脚根岂无火"),但胡须上却结冰了("须上也成冰"),用身体不同部位的冷暖对比,既写出冬日赶路的辛苦,又带着点自嘲的幽默。

全诗就像用手机拍下的一段vlog:月光、篝火、结冰的胡子,配上"起太早"的无奈,把古人出差的日常写得既真实又有趣。没有刻意抒情,但赶路人的疲惫与乐观都跃然纸上。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