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朝光绪二十五年春、夏之间所作,诗人表达了自己与新相识的朋友分别后的相思之情。
首先,诗人说“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初别离”,这里的“乐”和“悲”形成对比,意思是最快乐的是新认识的朋友,最悲伤的是刚开始的分别。这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相遇的美好,以及离别的伤感。
接着,“鮀江水黄海水绿,与君一夜东西驰”,诗人描绘了自己和朋友离别时,他们乘坐的船分别向东西方向驶去,而江水却是清澈的,这里用“鮀江”和“黄海”代表了广阔的天地,表现了离别时的辽阔背景。
“凤皇台边客帆卸,遥忆维舟九龙夜”,这里的“凤皇台”指的是一个地点,诗人提到自己和朋友在那里告别,而“客帆卸”意味着船只靠岸。诗人回忆起离别之夜,仿佛还在眼前。
最后,“欲知别后相思深,茫茫江海愁人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深深思念。离别后的江海虽然辽阔,但仍然无法消除他内心的忧愁。
总之,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相遇、离别和思念的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眷恋。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