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石壁庄

一径湖心通翠微,入山先自着山衣。
绕篱野豆花争放,背日岩枝叶半稀。
渔散空洲秋水在,烟横高岫夕禽归。
闲居最得无能味,白石苍苍是钓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隐居山林的闲适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宁静的韵味。

首联"一径湖心通翠微,入山先自着山衣"写的是通往山中的小路穿过湖心,一直延伸到青翠的山中。人一进山,就仿佛披上了山色的外衣,与自然融为一体。这里用"着山衣"的比喻,生动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颔联"绕篱野豆花争放,背日岩枝叶半稀"写的是篱笆边野豆花竞相开放,背阴处的岩石上树叶稀疏。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山中不同位置的植物生长状态,既有生机勃勃的一面,也有清冷幽静的一面。

颈联"渔散空洲秋水在,烟横高岫夕禽归"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渔民散去后,秋水静静流淌;暮霭笼罩着高山,飞鸟纷纷归巢。这两句通过"渔散"和"禽归"的动态描写,衬托出山中的宁静。

尾联"闲居最得无能味,白石苍苍是钓矶"是诗人的感悟:闲居生活最能体会"无为"的乐趣,那苍白的石头就是垂钓的好地方。这里的"无能味"不是真的无能,而是指摆脱世俗纷扰、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细节,通过湖光山色、花草树木、渔舟飞鸟等意象,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远离喧嚣的宁静与自在。

丰越人

明浙江鄞县人,字正元,号天放野人。丰坊孙。有《丰正元集》,一作《天放野人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