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陈越、同时捎带给臧奎的一封信。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淡泊和对友人才华的欣赏。
前两句用"君"和"我"的对比开篇:你在繁华的京城热热闹闹地生活,而我在溪边独自享受宁静。这里"喧喧"和"悄然"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
中间四句用两个历史名人作比喻:先说陈越像杜甫(工部)一样才华横溢却不得志,又说臧奎像李白(翰林)那样潇洒不羁。接着推测他们在京城的生活:虽然住在权贵之家(朱门),但应该很少写求官文书(投封状),反而经常互相借阅佳作(盛编)。这里透露出作者对两位朋友清高品格的赞赏。
最后两句是美好祝愿:期待你们在科举考试(彤庭试)后,能像科举前三名的"龙头"那样互相谦让,最终有一个人脱颖而出。这既是对朋友才华的肯定,也展现了文人之间君子之争的风度。
全诗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通过京城与溪边、热闹与安静、求官与创作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真挚情谊,也流露出对官场名利的淡泊态度。最动人的是诗中那种朋友间互相欣赏、彼此成全的温暖情感。
魏野
(960—1020)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