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马台用谢灵运诗韵
谢客昔揽胜,摛藻蜚白雪。逸志托丘园,皓皓秋阳洁。
西来为筹河,彭城此驻节。𨗳浚无良方,俾乂资贤哲。
旋顾灾馀民,食乏衣并缺。八珍为弗甘,宁能畅游悦。
云龙有苏迹,秀色城头列。途便台头寺,清词记一阕。
放鹤已憩骖,戏马慢停辙。寄言赓佳作,伊人所怀别。
汲古缅心藏,抚今惭治劣。
现代解析
这首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六句):
诗人来到徐州戏马台,想起南朝诗人谢灵运曾在这里写诗赞美风景。谢灵运的诗像白雪一样高雅纯净,表达了他向往田园生活的志向。诗人自己是因为治理黄河的工作来到徐州,暂时驻扎在这里。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
诗人看到黄河水患后的百姓生活困难,缺衣少食,内心沉重。他说面对这种情况,就算面前摆着山珍海味也吃不下去,更没心情游玩。虽然徐州有苏轼留下的云龙山美景,城头风景秀丽,顺路还能看到台头寺,但他只简单记下一首词就离开了。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
诗人用两个典故表达心情:像苏轼那样放鹤归山的闲适生活已经停下(表示没空休闲),像古人项羽戏马的豪迈场景也慢慢淡去(表示没心情怀古)。他想继续写诗唱和前人佳作,但发现古人胸怀与自己不同。最后感慨:追忆古人令人神往,但看看现在自己治理的成效,又觉得惭愧。
全诗核心:
通过古今对比,展现了一位有责任心的官员面对民生疾苦时的复杂心情。美景在前却无心欣赏,心里只惦记着如何治理水患、救助百姓。诗中既有对古人闲适生活的向往,更有对现实责任的担当,体现了传统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