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李烟客的敬仰和赞美。下面我来简单分析一下:
1. “茫茫尘海无边际,万里青天蒙气闭。”这里诗人用“茫茫尘海”比喻纷繁复杂的世界,而“万里青天”则象征着高远、纯净的境界。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2. “但逢故纸作生涯,谁识笔头有三昧。”诗人说李烟客在尘世中过着平凡的生活,但他却能在笔尖上找到自己的乐趣,这种境界非同寻常。这里的“三昧”指的是一种深奥的境界,意味着李烟客在书法、绘画等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
3. “羡君艺苑独超群,含毫解作千秋计。”诗人对李烟客的才华表示羡慕,认为他在艺术领域独树一帜。这里的“含毫”指的是拿起笔来,而“千秋计”则是指李烟客的画作、书法等作品能够流传千古。
4. “赫蹄片片生春云,墨池飞出罗浮翠。”这两句诗描绘了李烟客作品中的生动景象。诗人用“赫蹄”来形容画作中的骏马,用“罗浮翠”来形容墨色,使得画面生动而富有生机。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李烟客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艺术追求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张家玉
(1615—1647)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谥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