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 其十三

秋声不解愁,偶叶愁人意。
任使将愁来,无愁与相会。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秋天与愁绪之间微妙的关系。

诗人说秋天的声音(落叶声、风声)本不懂什么是愁,只是偶尔会碰巧符合人们忧愁时的心情。这里用拟人手法,把秋天写得像个懵懂的孩子,它并不是故意要勾起人们的愁绪。

后两句更有意思:就算秋天硬要把愁绪带来,但诗人心里已经没有愁了,所以两者根本碰不到一起。这里展现了一种超脱的心态——愁不愁的关键在于人心,而不在于外界环境。

全诗妙在写出了"愁"的流动性:愁不是固定存在于某个季节或事物中,而是取决于人与外界的互动关系。当人心境平和时,再萧瑟的秋景也带不来忧愁。这种对情绪的主宰力,正是现代人面对压力时特别需要的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