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处亭望金山

迎风独倚最高台,漠漠平沙孤屿开。
短塔正如看水立,危峰争欲渡江来。
于时白浪千帆下,何处青天一鹤哀。
兴剧不知归路晚,淡烟斜日满蒿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名为《佳处亭望金山》。下面我试着用现代语言来解读这首诗:

首先,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最高的亭子上,迎着风。他看到远处一片广阔的沙滩,孤零零的岛屿显得特别清晰。这里描绘的是一个宁静而又广阔的自然景象。

接着,诗人提到了一座短小的塔楼,它好像站在那里观看水流一样。旁边还有几座险峻的山峰,好像它们都想跨越长江来到眼前。这里,诗人用形象的比喻,将静态的塔和山峰赋予了动态的意味,使画面生动起来。

当白浪翻滚,千帆竞发的景象出现在眼前时,诗人不禁感慨,这广阔的天空下,是否有孤独的鹤在哀鸣?这里的鹤,可能是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也可能是对生活的感慨。

最后,诗人在观赏美景时,竟然忘了时间,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夕阳的余晖映照在烟雾弥漫的草地和野花上,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既有宁静,也有哀愁,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