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墩

东观岱岳,西引凫墩。
偃仰怙恃,有如子孙(一解)。
凫墩之容,温懿无弛。
轸父之疴,欢揄凫里(二解)。
白杨锵锵,矫若龙翔。
仰天一呼,烈石飞霜(三解)。
实毒我父,宁知我股。
䀌血溅溅,以瀹以釜(四解)。
父曰予瞢,啜此肴羹。
殆其有廖,欻如已酲(五解)。
稚笋之荐,江鱼之膳。
昔闻太史,今兹匪謴(六解)。
荆蜀之乡,爰有铜梁。
笃是异人,刑我有邦(七解)。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凫墩"为题,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孝子故事。全诗分为七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像一幅画面,层层递进地展现孝子对父亲的深情。

第一部分:开篇用泰山和凫墩作对比,暗示父亲如山般巍峨,而孝子如墩般谦卑。孝子像依赖父母的孩童般侍奉父亲,展现父子情深。

第二部分:描写凫墩温和美好的形象,暗喻孝子品格。孝子为缓解父亲的病痛,在凫里(家乡)尽心侍奉,让父亲感到欣慰。

第三部分:用白杨树在风中如龙飞舞的壮观景象,比喻孝子为救父发出的悲壮呼喊。这呼喊之强烈,能让石头碎裂、霜雪纷飞,极言其孝心之诚。

第四部分:孝子割股疗亲。他不顾自身疼痛,取自己的血肉为药引,鲜血溅入药锅。这种自残式的孝行在古代被视为至孝。

第五部分:父亲服药后的反应。起初神志不清的父亲,在喝下药汤后突然清醒,就像醉酒后恢复神智,暗示病情好转。

第六部分:孝子精心准备鲜笋和江鱼等时令美味孝敬父亲。借用"太史"的典故,说明这样的孝行并非虚言,而是真实存在。

第七部分:以荆蜀之地出产优质铜梁为喻,赞美这位孝子是世间少有的贤人,他的孝行足以教化一方百姓。

全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感人的细节,塑造了一位割股疗亲的孝子形象。诗中既有自然景物的烘托,又有孝行的具体描写,还有神话典故的运用,层层递进地展现了孝子对父亲深沉的爱。虽然割股疗亲的做法在现代看来不可取,但诗中传达的孝亲精神依然令人动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