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沈石田见赠之作

不逐夔龙到凤墀,诗名藉藉满天涯。
鸡林有价时争售,狗监无人世谩知。
春草池塘回谢梦,秋兰堂户思湘累。
那堪别后同明月,千里关山不尽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回应朋友沈石田赠诗的作品,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前四句写自己的处境:虽然不像古代贤臣夔龙那样能在朝廷施展抱负,但诗名早已传遍天下。像白居易的诗在鸡林国(古代朝鲜)能卖高价一样,自己的诗也受人追捧,可惜如今已没有像汉代狗监(管猎犬的小官)杨得意那样能识才举荐的人,世人并不真正理解自己。这里用两个典故,暗含怀才不遇的落寞。

后四句转向抒情:看到春草池塘就想起谢灵运"池塘生春草"的梦境,闻到秋兰香气就联想到屈原的忧思。最难受的是分别后共望明月,隔着千里关山,思念之情绵绵不绝。最后两句把空间距离(千里)和情感浓度(不尽思)形成强烈对比,让思念有了画面感。

全诗妙在: 1. 用"鸡林卖诗""狗监识才"这种接地气的典故,把文人清高和现实无奈写得生动 2. "春草""秋兰"两个意象,把对友人的思念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自然景物 3. 结尾"同明月"的写法,后来被王维"千里共婵娟"化用,成为经典表达方式

诗人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不受距离限制,知音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诗歌和明月传递心意。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