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怀念一位叫萧居的老朋友的作品,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聚散的感慨。
前四句像是在和老朋友拉家常:"老萧啊,咱们前世就有缘,这辈子趣味相投。我总想带着诗稿去找你聊聊,可一转眼已经两个冬天没见了。"这里的"臭味同"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臭味相投",指两个人志趣相投。"诗囊"指装诗稿的袋子,说明他们都是爱写诗的文化人。
后四句突然变得深沉:"人生能相伴多久呢?转眼就到年底,我们都像飘飞的蓬草一样身不由己。还是早点回来吧,我们一起在山里的松树下安度晚年。"这里用"飘蓬"比喻人生无常,像蒲公英一样随风飘荡;"千岩松"则象征着长青不变的友谊,也暗含归隐山林的愿望。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开头是朋友间轻松的寒暄,说着说着就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最后变成对老友的深情呼唤。就像我们平时和老朋友聊天,聊着聊着就会感叹"时间过得真快",然后忍不住说"有空常聚聚"。诗人用最生活化的语言,说出了每个人心里都有的那种对友情的珍惜和对安稳晚年的向往。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