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其五

惊溪跳石隙,自在山中住。
鉴影明于人,濯石洁如玉。
谁掘万丈渠,引向人间去?
遂令清洁躯,渥浊为浑土。
水覆可重收,水浊不可回。
善拭吾心腑,无使满尘灰。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山溪水比喻人的本心,讲述了一个关于纯洁与污染的寓言故事。

前四句描绘山溪的天然美:活泼的溪水在山石间跳跃,自由自在地生活。它像镜子一样清澈透明,能把石头洗得像玉一样干净——这里用溪水的"鉴影"能力暗指人心本有的明辨是非的天性。

中间四句转折:有人挖了长长的水渠把溪水引到人间,结果干净的溪水被弄脏成了泥浆。这里"万丈渠"象征着人为的欲望和外界诱惑,"浑土"则比喻被污染的心灵状态。

最后四句是警醒:泼出去的水还能收回,但变脏的水再也回不到从前。诗人提醒我们要像擦拭器物一样勤于清洁内心,别让心灵积满灰尘。这个"拭心"的比喻特别生动,把抽象的修身道理说得像日常家务一样具体可操作。

全诗妙在把"环保问题"和"心灵问题"打通来讲:自然界的清水被污染,就像人的初心被世俗玷污。诗人用看得见的水质变化,让我们直观感受到看不见的心灵变化,最后落在"日常养护心灵"这个朴实的智慧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