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晚清名臣张之洞的,用大白话来解读就是:
上联说张之洞的为官之道——对上(朝廷)尽忠尽责,对下(百姓)真心实意。作者痛心质问老天:为什么非要带走这样的好官?("胡天不慭遗一老"就是"老天怎么不留住这位长者"的文艺说法)
下联夸张之洞的治国才能——既能辅佐幼主(托孤),又能担当重任(寄命)。最后一句"宰相须用读书人"特别有意思,表面夸张之洞学问好适合当宰相,实际暗讽当时很多官员不读书没真本事,强调治国需要张之洞这样有学问的人才。
全联妙在:
1. 用对比手法(上对朝廷/下对百姓)展现张之洞的全面
2. 用"托孤寄命"这种历史典故,把张之洞比作诸葛亮式的能臣
3. 最后一句看似平淡,实则藏着对官场现状的尖锐批评
4. 既有真情实感的哀悼,又有借古讽今的深意
就像现在人们悼念一位好领导时说:"他对上级忠诚,对群众贴心,关键时刻靠得住,这样的干部才是真正有文化的实干家。"既表达怀念,又暗指现在某些干部不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