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亥清明后三日游天坛观两院诸公新植树次陈家鼎议员韵(癸亥)

局束尘鞿不可逃,凤城春色又如潮。
芳林试策愁尘上,曲水凭栏怯酒消。
久暍可无思美荫,群嬉幸与护柔条。
舞雩春服都无改,风咏谁堪共此朝。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清明后游天坛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喜爱,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束缚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联“局束尘鞿不可逃,凤城春色又如潮”是说作者感觉自己被世俗的束缚困住,无法逃脱,但京城的春色却像潮水一样涌来,充满生机。这里用“春色如潮”形容春天的蓬勃生机,与“局束尘鞿”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内心的矛盾。

颔联“芳林试策愁尘上,曲水凭栏怯酒消”写作者在芳林中漫步,却因尘土飞扬而忧愁;在曲水边凭栏远望,又怕喝酒消愁。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表现了作者既想享受春光,又因现实烦恼而无法完全放松的心情。

颈联“久暍可无思美荫,群嬉幸与护柔条”是说在烈日下久了,自然会想到树荫的凉爽;和大家一起游玩,还能保护新生的枝条。这里“美荫”和“柔条”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作者希望与众人一起享受并保护这些美好。

尾联“舞雩春服都无改,风咏谁堪共此朝”借用《论语》中“舞雩”的典故,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作者感叹,虽然春日的景色依旧,但能和自己一起吟咏风雅的人却很少,暗含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又抒发了作者对自由和知音的渴望,读来令人回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