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菊隐

菊如隐君子,岂逐桃李妍。
严霜萎众草,独秀秋风前。
采撷充服食,甘馨能引年。
夫君丰城剑,光独牛斗躔。
韬采不自献,与菊同贞坚。
孤标回高洁,岂随寒暑迁。
决狱有阴德,勉旃企前贤。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菊花比喻隐士的高洁品格,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传递出坚守本心、不随波逐流的人生哲理。

前四句用菊花和桃李对比:菊花像隐士一样低调,不像桃李争艳。当严霜打蔫百草时,只有菊花在秋风中傲然绽放。这里用"严霜"象征严酷环境,"独秀"突出菊花的坚韧。

中间四句写菊花实用价值:采来服用能延年益寿,暗指隐士的品德能滋养心灵。接着用丰城宝剑的典故,说真正的人才就像深藏的光芒,不轻易显露,和菊花一样保持内在的坚定。

后四句升华主题:菊花(隐士)的高洁品格不受外界影响,就像清官断案积累阴德一样,是在默默践行古贤之道。"寒暑迁"指环境变化,"决狱阴德"用具体事例说明品格的力量。

全诗最精彩的是把菊花和人才的双重隐喻贯穿始终:表面咏菊,实则写人。通过菊花耐寒、药用、不争艳等特性,层层递进地塑造出一个低调务实、坚守原则的君子形象。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让抽象的品质变得生动可感。

袁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