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山寺诗
夕照衔半壁,烟霏淡横练。
呼风挂帆席,晚著淮东岸。
波流荡伏龟,山脚插秋汉。
白塔欻飞动,绀宇锁华焕。
小阁候潮平,微径依山转。
云林杳霭间,历历皆奇观。
十年客京洛,每抱辕驹叹。
何意顿萧然,朝来舟出汴。
眼界霄壤分,骨相仙凡换。
鲈从秋后肥,米到淮南贱。
幸脱兵火馀,苦为尘网绊。
沧海寄馀龄,去此不难办。
招邀谪仙人,骑鲸游汗漫。
呼风挂帆席,晚著淮东岸。
波流荡伏龟,山脚插秋汉。
白塔欻飞动,绀宇锁华焕。
小阁候潮平,微径依山转。
云林杳霭间,历历皆奇观。
十年客京洛,每抱辕驹叹。
何意顿萧然,朝来舟出汴。
眼界霄壤分,骨相仙凡换。
鲈从秋后肥,米到淮南贱。
幸脱兵火馀,苦为尘网绊。
沧海寄馀龄,去此不难办。
招邀谪仙人,骑鲸游汗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船途经龟山寺时看到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风景如画(前12句): 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江景:夕阳染红半边天空,江面雾气如轻纱。顺风挂帆的船只傍晚停靠在淮河东岸。江水冲刷着龟山,山脚直插云霄。突然出现的白塔仿佛在飞舞,寺庙建筑金碧辉煌。小阁楼等着潮水平息,山间小路蜿蜒曲折。云雾缭绕的山林间,处处都是奇妙的景观。
2. 人生感慨(中间8句): 诗人联想到自己在京城十年的生活,常常像被拴住的马驹般不得自由。没想到现在能如此潇洒地乘船离开汴京。眼前的景色让他感觉天地之别,整个人仿佛脱胎换骨。想到秋天肥美的鲈鱼和淮南便宜的米价,更添欣喜。
3. 向往自由(最后4句): 诗人庆幸自己躲过了战乱,却一直被世俗生活束缚。现在他决心在沧海间度过余生,这并不难实现。最后他幻想邀请诗仙李白,一起骑着鲸鱼遨游天地,表达了超脱尘世的愿望。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画面感极强,像放电影一样展现江景 - 对比手法突出(京城束缚vs江湖自由) - 结尾的浪漫想象让人眼前一亮 - 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诗人通过旅途所见,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古今相通,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