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寿诗

君不见扶桑日出海月明,东西相望相随行。
中山有乌自衔羽,每偕顾兔幽嵓生。
弘农丈人秉高蹈,籊籊鱼竿有同钓。
龙里由来重朗陵,鹿车自昔推桓少。
东湖花发水满堤,湖边日日生光辉。
种将绿竹能栖凤,采得清荷好制衣。
只今初度共皇览,锦帨还同绣弧展。
书借帘须袅篆云,花从酒面生螺碗。
清秋良日佳气新,门前流水如车轮。
笑他瑶岛偷桃客,即是金门索米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长寿夫妻的幸福生活,充满了自然意象和神话色彩,表达了对和谐婚姻的赞美。

开篇用"扶桑日出"和"海月明"的意象,比喻夫妻像日月一样相伴相随。接着用"中山有乌自衔羽"(传说中长寿的乌鸦)和"顾兔"(月宫玉兔)的神话形象,暗示这对夫妻像神话生物一样长寿和谐。

中间部分具体描写他们的生活:丈夫像隐士一样钓鱼("弘农丈人秉高蹈"),妻子像贤惠的桓少君一样操持家务("鹿车自昔推桓少君")。他们住在东湖边,种竹子引凤凰,采荷花做衣裳,过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

"初度共皇览"指夫妻共同庆生,"锦帨""绣弧"描绘庆生场景的华丽。"书借帘须袅篆云"写读书时的雅致,"花从酒面生螺碗"写饮酒时的惬意,展现他们高雅的生活情趣。

最后用"瑶岛偷桃客"(偷仙桃的东方朔)和"金门索米人"(在朝廷求俸禄的人)作对比,暗示这对夫妻比追求长生和功名的人更懂得生活的真谛。全诗通过自然美景和神话典故,歌颂了平凡夫妻相守到老的幸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