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58岁老人的感怀之作,表达了他淡泊名利、注重品德传承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我与尼山窃比寿,饭疏尚有十余年"是说:我像孔子(尼山代指孔子)一样希望能长寿,粗茶淡饭的日子还能再过十几年。这里用孔子作比,暗示自己追求的是精神境界而非物质享受。
中间四句描绘了他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
- "满郊景物唯看竹":满眼风景只爱看竹子(象征高洁品格)
- "一脉渊源溯爱莲":一生追求周敦颐《爱莲说》中莲花般的品格(出淤泥而不染)
- "处世全无人我判":待人接物不分彼此,没有私心
- "读书还冀子孙贤":坚持读书是希望子孙也能成为贤德之人
最后两句用典表明心迹:
- "首阳广誉传千古":宁愿像伯夷叔齐(首阳山典故)坚守气节留名千古
- "焉用仓箱到万千":也不需要堆积如山的粮食钱财(仓箱指粮仓)
全诗核心是:人到晚年,不追求物质财富,更看重精神传承和品德修养。通过竹、莲等意象,以及孔子、伯夷等典故,展现了一位淡泊明志、重视家风的老者形象。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德轻利"的价值观。